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总投资1138.94亿元!郑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规划获批, 你怎么看?

2023-11-05 23:56热度:5058

这次一口气批复7条线,不仅仅对于缓解郑州的交通压力,拉大城市框架意义非凡,更重要的是国家对郑州这几年的发展认可和鼓励,将进一步促进巩固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也对提高郑州首位度和知名度有着重要影响。

这几条地铁的批复,提高郑州东西南北交流效率,尤其是滨河国际新城,常西湖新区,惠济新区,二七新区等几个组团的距离离主城区更近。

等全部开通后,截止目前郑州已经有1234578,10,12,14这十来多条线,总共通车里程将达到400多公里,比目前的广州多100公里,比目前的武汉多将近200公里,比目前的南京多100公里。

重大利好,大家加油!风好正扬帆!

郑州今年计划供地超半数为住宅用地,高新区和惠济区成“分地大户”, 你怎么看?

感谢邀请回答这个问题,根据6月25号郑州公布的《郑州市2019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显示,今年郑州市市本级计划供应国有建设用地总规模为2922.37公顷(43836亩),较去年33281亩的总规模增加近1万亩。其中,住宅用地23137亩,占总规模的52.8%,而从区域分布看,郑州市的高新区和惠济区分羹最多。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从目前郑州所辖区域来看,无疑高新区和惠济区的剩余土地是最多的

第一、郑州传统主城区三环内可出售土地已经绝迹,城中村改造也已经基本完成。2010年之后,郑州开始大肆进行城中村改造,在2015年左右郑州三环内的城中村已经基本上改造完毕;目前来看郑州四环内的城中村也基本上拆迁安置完毕,郑州剩余可供应土地,基本都在四环外。也就是说位于四环左右的区域还有剩余土地可以进行拍卖,无疑也只有高新区和惠济区有这样的资本了。

第二、郑州将主城区人口和外来人口向周边迁移的目的很明显。对于郑州市常住人口有所了解的朋友应该知道早在2016年郑州市区内常住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650万,而大多数的人口都聚集在三环内。可以说郑州三环内的人口密度是很大的,这几年郑州一直致力于将老城区的人口向周边迁移,而附近的高新区、惠济区、经开区、航空港区等区域,就是最佳的迁移区域。这次高新区和惠济区成为最佳分地大户也是必然。

管南区域、惠济区和高新区未来无疑会成为刚需新的聚集地第一、这几个区域目前来说还有充分的土地储备是主因。根据发展规划未来郑州还有差不多500万的人口流入,目前来看郑州主城区可容纳的区域也就是这几个了,加上本身郑州老城区的人口密度就过大,未来大概率很多居民都是会在这几个区域定居或者选择改善的。

第二、经过多年的发展这几个区域的各种基础配套已经相当完善。尤其是惠济区和高新区来说,目前高新区的教育配套可以说在郑州所有辖区都不弱,甚至很多朋友誉称高新区的教育配套仅次于金水区;惠济区虽然有些偏远,但是这几的交通配套和商业建设也不错。加上地铁等交通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个人感觉未来这几个区域的价值还是有巨大上涨空间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几个区域的房价基本与主城区的房价相差无几,要知道房价其实就是背后资源的一种直接体现。

第三、相信这几个区域未来会盈利大的发展,毕竟土地就是财富。郑州目前还是处于对于土地依赖性比较强的一个阶段,这也与本身郑州处于飞速发展过程中有直接关系。一般来说土拍火热的区域自然资本的涌入也就会越多,发展的也就越快。相信随着土地市场的持续火热,这几个区域会迎来一波快速发展期。

综上,管南片区、高新区和惠济区无疑会是未来刚需一族的主要聚集地。毕竟这几个区域的各种资源配套相对完善,性价比会更高些,如果计划在郑州购房的朋友可以试着考虑下这几个区域。各位觉得呢?欢迎关心房产和经济的朋友积极留言、点赞、关注、转评哦。

感谢邀请,郑州的高新区和惠济区紧密相连,很多地方还没有开发,建成区面积较小,成为分地大户也是必然的。

从2018年郑州建成区的面积来看,惠济区在市区中建成区面积是比较小的,郑州高新区的建成区面积甚至还要比惠济区多出12平方千米。从各区县的人口数量来看,金水区建成区仅78平方千米,不足惠济区的两倍,但人口却是惠济的近五倍,因此郑州城区向外扩展也势在必行。

总之,此次高新区和惠济区成为分地大户也说明了郑州迫切需要扩大建成区、缓解市内人口密集的愿望。

特别是在地铁建成后,交通更为方便,可以实现居住区和工作区分开,因此也需要在郑州的外围区域建设更为完善的居住生活区,这样才能提升郑州居住生活的幸福感和城市辐射力。

我是河南这些事儿,持续更新更多河南本地问答,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