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将怎样影响钱袋子?

2023-11-05 03:57热度:5637

在经历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接受来自市场反馈的修改意见后,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4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该项新规明确规定了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资管新规打破刚性兑付,对于我们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如果是持有前期投资的理财产品的话,在新规定的发布后会有影响么?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资管新规有着明确的规定,对于新老产品设置了过渡期,并且该过渡期时间延长了一年半,从征求意见稿当中的2019年6月30日延长为正式资管新规中的2020年底,延长过渡期给了市场更好的缓冲,能够让市场更好的接受政策变动对于市场的影响,将市场波动降到最低。

事实上很多人最关心的还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情况,因为主要原因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很多时候保本保收益,并且收益还比存款利息高,所以说受到很多人青睐。但新实施的资管新规当中明确规定了金融机构应打破刚性兑付, 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并且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什么是刚性兑付?就是金融机构在理财产品不能按照规定如期兑付或存在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为其进行兜底处理,以确保投资者获取保本保收益的行为。举个例子,你去用你的钱通过金融机构去投资一项低风险的投资,无论该项投资是否能够成功,金融机构都会在协议规定的利率下支付本金与利息,而金融机构则是在钱赚得多了则机构留着一部分,如果亏了机构用自己的钱补贴给你。

该项资本新规目的其实是就是为了防范金融机构的风险,金融机构为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收益后,为了保证其承诺,所以不得不对其亏损的理财产品进行垫付,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资本新规出台后,理财产品不在承诺保本保收益,其风险与收益由市场自动调节,这样会使得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有着较高的收益,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收益较低,能够很好的区分市场风险。并且就算资产新规发布之后,银行的理财产品依然是一种良好的投资渠道,就算理财产品有着一定的亏损风险,在风险相当的低情况下,只要把自身的资金分布在不同的理财产品内,就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单一理财产品产生的损失对整体资产情况造成巨大影响的情况。

以上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欢迎各位在下方留言讨论,喜欢的麻烦点赞关注。

4月27日,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发布。随着资管新规出炉,超过22万亿元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将受到影响,刚兑这个阻碍市场发展的障碍也将被彻底移除。

新规一发布,后台就收到了很多大家的问题——理财产品究竟将发生哪些变化?未来收益率会保持还是有变化?银行理财产品以后还能不能买?下面我们来一一回答一下。

要点一:银行理财将不保本

此次新规发布,标志着以后银行那些保本保收益或者保本不保收益的产品都会成为过去。事实上,如果你最近买过银行理财,应该也很难听到理财经理说“保本”这个词了,理财产品的产品说明书上也都写明了:不保本。

很多人觉得,哎呀,不保本了,这不是花了我的理财大计吗?还真不是,保本才是风险的来源,承诺保本,等于说抬高了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影响了市场的价格调节作用,还会使得很多投资者盲目投资,导致风险加剧。

因此,资管新规作出了一系列细化安排,不仅明确保本保收益理财产品属于刚性兑付,要取缔,还表示,如果采取滚动发行等方式保本保收益,或者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委托其他机构代偿等变相的保本,都属于刚性兑付,都不行!

所以2020年年底之前,这类产品就会慢慢减少了,在2020年之后,我们就看不到保本产品了。

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了,投资者也终于肯正视自己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了,该乖乖做风险测试,就去做吧!未来的金融机构里,净值化管理将会成为主流(类似于公募基金),自负盈亏也是大家应该有的觉悟了。

那没有保本了,银行理财收益会受影响吗?

不用过于紧张。“监管的目的是建立打破刚性兑付的制度性安排,这不代表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或违约率的上升,对普通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仍是一种低风险、收益率适中的产品。

而且,未来投资者有可能从理财产品中获得“超额收益”。因为原来银行理财是保本的,那收益率超过了承诺的收益,这部分收益就会归银行所有了。现在,投资者自己管自己了,超过预期收益的部分将归投资者所有了,当然了,亏的也是自己负责。

欢迎和我们交流不同意见,本条内容为7分钟理财在悟空问答的原创内容,未经许可,不予转载,会追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