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济南王官庄片区发展前景怎么样?

2024-03-01 17:47热度:2827

济南市中区未来5年咋发展?王官庄等片区成拆迁改造主战场未来五年,市中区将实施“人才强区、产业强区、科技强区、文化强区”的四大战略。

强化“环境重于政策”的理念,推动人与自然、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魅力都市与自然风貌协调融合,打造优美怡人的生态环境和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建设“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园林都市。

按照“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做优北部、做强中部、做美南部,构建老城、新区、农村梯次分布、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其中,做强中部,要向西部、西南部扩展延伸,将王官庄、七贤、白马山、党家、陡沟5个片区作为未来拆迁改造的主战场,以拆迁拓空间,靠空间促发展,全力打造“一带五区”的新城区。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要围绕全区的目标定位、中心任务和四大战略,坚定发展信心,锐意改革进取,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经济提质增效,突出三产并举、高端引领,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

  更加充分发挥“三二一”产业结构优势,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新兴工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充分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转型跨越。

  主攻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大力发展金融产业,巩固提升传统金融产业集群,重点引进股权投资、资产管理、融资租赁等新金融、类金融机构,促进金融业多元化发展,打造全市区域性产业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极。瞄准物流产业链条高端,发展电子物流、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等业态,打造全市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制高点”。依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字号通讯服务企业,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信息服务、大数据产业发展平台,做大做强信息通讯产业,使其成为市中发展的支柱产业。依托普华永道、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集聚一批具有行业领先地位的专业服务机构,发展会计审计、管理咨询、信用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对老旧厂房进行改造利用,发展工业设计、影视制作、现代传媒等产业,打造全市、全省文创产业发展先行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推动互联网与商贸、医疗、文化、旅游等行业融合发展。加速传统商贸向现代商贸转型,打造时尚与特色结合、商圈与街区互补、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消费新格局。

  补强新兴工业。有效对接“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交通装备、电气机械器材、通用设备等制造业向“两化”深度融合。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向高附加值和服务化发展。以创新、设计、研发为重点,积极发展都市型工业。支持重汽集团、西门子、电力设备等龙头企业,依托品牌资源优势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壮大现代高效农业。按照“合作化、园区化、规模化”发展思路,重点发展设施农业、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建设一批生态型、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完善教育培训、创业扶持等政策机制,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创新创业人才。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注重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扶持发展农村电商,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二、围绕现代化城市化,突出产城融合、精明增长,构筑城乡一体新格局

  按照“一个尊重、五个统筹”的基本思路,进一步做优北部、做强中部、做美南部,构建老城、新区、农村梯次分布、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做优北部。以城市有机更新为目标,既注重通过棚户区拆迁、老厂房和旧楼宇改造实现城市再生,也注重通过传承文化记忆、修复历史街区实现城市复兴,打造“一核两圈”的省会中心区域。“一核”,即以百年商埠保护开发为核心,高标准打造老商埠历史文化主题街区,全面启动二期、三期改造建设,捡拾历史碎片,深挖文化底蕴,打造展示济南形象、彰显城市魅力、传承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区域。“两圈”,即经十路以北总部企业和楼宇经济聚集圈,全面完成济南宾馆——中山公园扩建、上新街、城顶街等旧城更新项目,引导高端楼宇业态互补、功能互通,打造全市总部企业最密集和楼宇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经十路以南新兴产业聚集圈,高标准规划小梁庄、机床一厂宿舍等地块改造,打造信息通讯产业园;做大做强山东新金融产业园,纳入全市发展战略;优化提升英雄山国家级特色商业街区,启动山水大润发等片区改造,新建一批产业载体,进一步增强老城区承载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做强中部。向西部、西南部扩展延伸,将王官庄、七贤、白马山、党家、陡沟5个片区作为未来拆迁改造的主战场,以拆迁拓空间,靠空间促发展,全力打造“一带五区”的新城区。“一带”,即以二环西、二环南、二环东路32公里的沿线为中心发展带,启动全部旧村改造,加快兴隆泛旅游综合体、南北康片区、文庄综合体、大庙屯文化创意城等重点片区建设,完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引领城市发展的主引擎、支撑市中崛起的增长极、实施双向开放的新窗口。“五区”,即环保生态产业区,整体规划开发山水集团、重汽集团厂区及周边魏家、党东等旧村近万亩土地,以环保、科技、生态产业为定位,打造支撑全市“四个中心”建设的重要节点。工业设计产业区,整体规划万寿路周边区域,发展壮大济南国际创新设计产业园,建设代表济南形象的工业设计城。文化创意产业区,加快星工坊•飞尔姆乐园、红场•1952、泉城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培育文创产业集群。现代物流产业区,加快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推动新城工业基地转型,在全区布局建设“互联网+便利店”。科技创新产业区,加强与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对接合作,加快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实验室和产业研发中心,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科技产业园。

  做美南部。突出服务城市、衔接南部、富裕农民三大功能,以山水田园为韵,以古朴村落为形,以现代农业为径,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生态保护屏障、绿色景观走廊、都市农业品牌。服务城市,精准对接城市需求,以旅游观光、健康养生、乡村文化体验为主,打造“一河两峪多园”的发展布局。“一河”,即依托玉符河景观风貌,建设一批产业与生态有机融合的生态农业小镇,发展户外拓展、精品民宿等产业;“两峪”即涝坡峪和渴马峪,挖掘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村居风貌,培育中草药种植、特色林果等一批乡村产业项目;“多园”,即改造、提升、新建一批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衔接南部,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造林绿化、水系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与济南南部山区良好衔接,共抓大保护,合谋新发展,打造济南的泉源、绿肺。富裕农民,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六大提升工程”为重点,深入实施乡村文明行动,建设一批人居环境优美、公共设施齐全、乡风民风优良的新农村、新社区,让农村更美好、农民更幸福。

以上为最新部分政策摘取,可见发展形势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