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东莞哪里的工厂比较集中?

2023-12-02 20:58热度:7021

网上常常有人说现在的东莞工厂少了,人也少了。与十年前相比的确如此,只要是在这座城市生活、工作过较长时间,无论在市区,还是在镇区,都会有这样的感触。但与其它城市相比,现在的东莞,工厂仍然是比较多的。

至于那些地方工厂比较集中?从东莞32个镇街的经济数据,就能看出那里的工业比较强势。现在东莞,除了莞城、东城、南城等中心城区外,工业仍是支撑其它镇区经济的主要力量。下图为2017经济数据排在前列的镇街,也是工厂比较集中的镇街:

各镇街的主要产业有:

虎门:服装服饰、电子信息产业

长安:机械五金模具、电子信息,VIVO、OPPO就在长安

厚街:机电、鞋业、家具

松山湖:高端电子信息、机器人、生物技术等产业

塘厦:电子信息、电源、家用电器

常平:毛织、玩具、塑料制品、电子信息、新材料等

大朗:毛纺织产业

凤岗:电子信息、制衣、汽车零部件

寮步:电子、电脑、电器

清溪:光电通讯

大岭山:电子、家具、电器机械及设备制造、化工

麻涌:造纸、纺织制衣、粮油食品加工、电子五金

东莞,惠州,佛山,珠海,中山,5年内谁发展更好?

综合考虑的话,未来5年的发展排行最可能是佛山、东莞、惠州、中山、珠海。

首先,佛山依然是广深之外的第三强,仍会比第四的东莞高出一大截。这个高出的一大截并不是某方面的超越,而是多方面的超越。同样的,东莞也比后面发展势头极猛的惠州高一截,但这个就不是全方位的超越了。东莞和惠州是差异化发展道路,东莞近几年的生物制药、高新科技发展得非常快,已经逐渐形成一整套承接深圳产业链的态势,而惠州则是依靠石化和电子双轮驱动,在国内崭露头角。可以说,未来东莞和惠州会缩小和佛山的差距,但绝不可能是五年就能达到的水平,而是10年以上的长期目标。

其次,珠海虽然地处粤港澳三地咽喉所在,其实不论是人口还是产业类型都不足以支撑她高速发展。很多人以为是高房价驱离流动人口,同等位置的房价,珠海几乎数倍于东莞、惠州,甚至有达到四五倍的差距,问题是珠海的人均收入并不比东莞惠州高,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同样收入在东莞和惠州的生活水平会比珠海出很多。比如,同为月入过万,在东莞惠州不怎么挑的话,每月买一平方的房子问题不大,在珠海差不多要四个月才能买一平方。

很多人对珠海和澳门协同发展的想法也是一厢情愿而已,我从十二年前就开始关注横琴区域,那个时候提出的口号和现在并没有任何不同,也是向澳门招商引资,解决珠海资金不足,澳门资金无处投资,境内就业机会严重不足的问题……几近15年过去了,横琴虽然大变样,但仍然是交通基础设施提升,新兴企业成立不足,发展艰难的境地。

当然,我们的国力和十五年前截然不同,这次的政策开放力度和以往截然不同,珠海的GDP的确会有明显增长的阶段,但产业的调整,流动人口的吸引是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

还有很多人说这不是有条桥吗?这就好解释了,虎门大桥,珠三角,乃至广东交通建设史上注定要写入里程碑的大桥,从建成至今几乎天天塞车的大桥,对东莞虎门等富可敌国的镇有着最直接的正面影响,还间接造就了东莞无数富豪,其意义非同凡响。

可随着IT经济的兴起,全球经济模式发生转变,虎门等镇早期规划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缺点逐一暴露,时至今日虽然经济规模尚可,但已非往日可比。反而是科学规划,合理发展的松山湖区域后来居上了。

其三、未来五年,珠三角谁的交通最好,产业就会向谁聚集,政策就会向谁倾斜。珠三角的轨道交通圈大概还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届时估计可以从江门坐地铁或动车到深圳,广州的核心地位将进一步突出,但东莞仍将是最大赢家。

东莞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珠三角的核心区,近四五年来专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未来以地铁联通广深,会是典型的“坐收渔利”(褒义)赢家。而惠州就差一点,目前省里的规划是以高铁联通广深,即以赣深、广深汕客专联通广深。

地铁的经济带动效应明显大于高铁,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厦深高铁开通四五年了,联通惠州的惠阳、惠东两个县区。带来了什么呢?

几乎毫无影响。因为惠州的主要人口聚居地在惠城区,距离站口50多公里,开车要一个小时以上。因此,惠州要发展,至少要等2022年之后,地铁联通深圳才有可能被地铁带旺。然后还需要一个五年的 时间,才能将人口聚集地的惠城区、仲恺拉入“地铁俱乐部”,这样惠州才会快速发展起来。

然而,这都是10年之后的事了,东莞的地铁都通车七八年了估计。

其四、未来的焦点在惠州和东莞,而非珠海和中山。目前东莞在多方面压制惠州,这是无需争议的事实,但惠州大亚湾有石化群雄汇聚,仲恺有TCL、德赛三星等电子强企,可以说,惠州光靠这两轮驱动,就已经甩飞后面的兄弟地市不少,然而惠州还有伯恩光学、科达利、中建钢构二期、SMPO、欣旺达新能源、胜宏科技等项目整装待发,综合来看,两地在工业上互有胜负,而在交通上,惠州除了作用乡镇级飞机场之外,几乎全盘被东莞碾压。

幸运的是,产业可以调整、优化,交通可以改善,提高。所以,这两市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但是,就生态环境而言,惠州大占优势,由于早年间的错误建设,东莞未来不可能接近惠州的生态水平了。大家坐莞惠轻轨就知道了,空气质量差别非常明显,肉眼可见。

一个企业从项目调研到决定签订投资协议,从开工建设到投产试运行,从正常生产到进入稳定发展期是一个漫长的进程。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是如此,从调整产业政策到招商引资,到企业正常运转,再到反哺社会,也是非常缓慢的过程。所以,在五年这样的短时期内来看,其中的变化不会很大。除非是倾国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