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都纷纷采用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为什么货币越宽松通缩越严重?

2024-06-02 08:40热度:2170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这又是个好问题!同时,这个现象在欧美日特别显现,在中国也挺明显的,不过,中国这个情况的本质和欧美日稍有不同。

先从金融专业的层面来说,当危机来临,政府纷纷采用货币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持续货币宽松,如低利率、甚至超低利率,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结果会怎样呢,只会在一段时期形成滞胀,但无法避免通缩,最终依然会进入通缩,而通缩是最糟糕的经济状态。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些年来,特别是十年前的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全球。世界各国为了救市,不断降息、货币量化宽松以刺激经济。但是,问题是,百姓收入并没有提高(欧美日中产阶级前十年的收入基本上没有提高),那么货币宽松的钱便进到了不该去的地方,推高了资产价格,形成了全球的资产泡沫,如股市、楼市等。

而老百姓感觉是:物价倒涨幅不大,如欧美日,这些年来的CPI一直在2%以下,这从金融角度而言就不算通胀了。特别是美国,由于美元霸权,通过全球化,保持了消费品的低廉价格;而中国在全球,这些年来,虽然属于通胀输入国,不过,相对中国百姓的收入在不断上升,普通消费品的价格并没有涨多少,但中国的问题是房价上涨得太快了。

其实,这个问题问到了这些年来金融模式的本质,这些现象恰恰是下一场经济危机即将来临的先兆。

再点一下最根本的原因:互联网的崛起!全球化和互联网金融使得:1、财富集中;2、商品供应增加。财富向1%的人集中,而他们消费边际效应递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给富人一块钱,他会存起来;只有给穷人一块钱,他才会用掉,购买需要的东西……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靠宽松货币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话,那么世界上所有的经济问题,就都不是问题了;要是政府救市能够解救经济危机的话,经济危机就不会发生了。原因很简单,因为宽松货币本来就是欧美目前经济危机的根源,用造成危机的根源来解救危机,可能吗?!